作者 | 杨逍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编辑 | 苏建勋
预热半年后," 稚晖君 " 终于发新品了——远征 A1。
这款面向工厂场景,未来希望迈入家庭厨房的人形机器人,身高 1 米 75,体重 53 公斤。
目前,远征 A1 已经能稳定行走了,据说最快每小时可以走 7 公里。
它能在底盘装配线里拧螺丝,能拿起检测工具,环绕车做外观检测;能在实验室做实验。
拧螺丝未来,它还能作为机器人管家,知冷暖地接水,再把水和药送给家里的老人。
倒水可以打鸡蛋做家务。
打鸡蛋远征 A1 还可以辅导孩子做作业,如果作业写得不错,还会缓缓竖起大拇指。
辅导功课大写的点赞发布会上,远征 A1 也应稚晖君邀请,踏着它反向设计的腿,缓缓上台。
乐高式机器人远征 A1
先来看看远征 A1 的具体细节。
它全身有 49 个自由度,整个身体最大能承重 80kg,单臂最大负载能达 5kg,具有 200TOPS 算力。
远征 A1机器人的灵活性是由核心关节决定的,远征 A1 自研了一种 PowerFlow 关节电机,用的是准直驱方案,扭矩超过 350Nm,重量 1.6kg。
PowerFlow 关节电机据稚晖君介绍,这款关节电机应该还有更大的扭矩潜力,且由于加载了液冷循环散热系统,可以使用时间更长。
双足机器人,腿是重要结构。
和人不太一样的是,远征 A1 的膝盖,采用了反关节的设计,让它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,能比人更灵活。
" 我们希望它能够干活,而不是单纯地模仿人。" 稚晖君在发布会上表示。
远征 A1 产品设计智元机器人还自研了机器人的灵巧手 SkillHand,拥有 12 个主动自由度和 5 个被动自由度,且成本不到 1 万元人民币。
指尖上还集成了具有视觉和触觉感知能力的传感器,这种传感器可以降低对关节上空心杯电机的精度需求,反过来降低成本。
灵巧手整个机器人集成了 RGBD 相机和激光雷达,能感知外部环境。
远征 A1 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。有人上去推他一把后,他还能比较稳、不晃动的站着。
比较好玩的是,远征 A1 采用了一种上下肢分体的模块化设计,它的手能更换执行工具,如螺丝刀、电转等,下肢也可以更换工具,目前有双足、轮式、轮组等 " 脚 " 选择方案。
也就是说,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脚和手。
将成本控制在 20 万元人民币
智元机器人的产品落地路线,是先去 To B 封闭场景练一练,再去 To C 场景泡一泡。
远征 A1 会先用在工业制造场景。
他们希望机器人可以先在汽车总装和分装线中使用,承担如拧螺丝、点胶水、外观检测等工作,也可以在实验室里,调配不同的材料,做生物实验。
目前智元机器人已经和多家头部制造业服务企业对接,预计明年会切入商业化落地。
他们已经面向 3C 电子、汽车装备等不同场景,训练了很多如拧螺丝这样的动作。
家庭场景里,智元机器人对机器人有厨子、保姆、医护三种角色期待。
他首先可以是个厨子。
能完成中餐的、颠炒、滑炒、炸、烤、炖等大厨动作,和西餐需要的蒸、烤、煮和炸等动作。
似乎,醋溜土豆丝、青椒炒肉、玉米排骨汤、蒸米饭、煎牛排有指望了。
同时,智元还希望远征 A1 能承担家庭护理动作,如洗衣服," 他能和洗衣机配合,完成晾衣、护衣、挂衣等动作。"
最后,它可以和现有智能护理装置配合,完成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。比如帮助老人做手指、手腕的康复训练,和营养更均衡的膳食。
如果它能真得做到做饭、会洗衣机,是可以考虑将它和汽车一样,列入购物清单中。
不过据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介绍,人形机器人落地 To C 的家庭场景,还需要很长时间,可能 5 年、8 年。
价格方面,稚晖君并未透露,但表示成本希望控制在 20 万人民币以内。而前几天宇树科技给到的产品预估价格是 " 低于 9 万美元 "(约人民币 65 万)。
成本和零部件直接相关,智元机器人自研了如自研电机、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,A1 的的国产化率达到 80%-90%。
怎样训练一个机器人
如果关注人形机器人,对智元机器人应该不陌生。
这家公司最出名的是他的联合创始人——华为天才少年「稚晖君」彭志辉。从华为离职后,他于 2022 年 2 月创业成立智元机器人,担任首席架构师和 CTO。
这次发布会的播放渠道也非常 " 稚晖君 ",在 B 站智元机器人公众号和稚晖君的个人主号上同时播出。
在 B 站直播的发布会智元机器人共有 100 多名员工,整体平均年龄 30+,主要负责研究大模型、运动控制、上位抓取规划和下位步态控制等,研究软件的员工人数最多。
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告诉 36 氪,硬件本体因电驱形式受到物理限制,已经到达瓶颈,未来需要比拼是否够聪明。这一方面取决于大模型的能力,也依赖任务级里原子和分子动作的样本数量。
在大模型上智元机器人开发了一个语言任务模型 WorkGPT,让远征 A1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自动编排任务,能听得懂人话,看得懂周围环境。
这里面嵌入了一些 " 通用知识库 ",比如在执行扔垃圾指令的时候,不需要告诉远征 A1,手机不是垃圾。
在这里,任务模型具有比较复杂的语义级的多级推理能力,可以分辨出人类说的一长串话中,真正需要执行的动作。
这还不够,要想机器人能具体用起来,需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。
智元机器人研发了一套 " 具身智脑 "EI-Brain 框架,里面有机器人任务级、技能级、指令级和伺服级能力。
" 具身智脑 "EI-Brain 框架大脑会告诉机器人去做一个如 " 打扫干净桌子 "、" 拿一瓶水 " 的指令,小脑会分解整个动作的步骤,如 " 搜索物体、抓取物体、开门 " 等,小脑会控制整个躯干完成和执行这个动作。
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告诉 36 氪,目前智元机器人正在训练如抓取、拧螺丝工等工艺集,每个工艺集里又有几十种工具。
目前,智元机器人已经完成了天使轮、A 轮、A1 轮、A1+ 等多轮融资,拿到了高瓴创投、鼎晖投资、经纬创投、百度的投资。
标签: